她们是社会工作者
她们行走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
她们有着独特的“社工故事”
“三八”妇女节即将来临
致敬每一个社工“她”力量
感谢社工姐妹们用“她”力量点亮民生灯火
预祝所有姐妹们节日快乐!
“她们”的故事
扎根基层十二载,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
— —大亚湾区助理总干事 蔡玉琳
“我是蔡玉琳,一名中共党员、社会工作师,在惠州大亚湾深耕公益事业已十二载。现任霞涌街道妇联副主席、公民伙伴大亚湾区助理总干事,曾获评惠州市首届"优秀社工"“大亚湾区优秀督导”等荣誉。回望来时路,我始终以党建引领践行初心使命,用专业服务书写基层治理答卷。
扎根大亚湾九年间,我培育了一批本土社工人才,看着他们在各项目点绽放专业光芒,是我最欣慰的收获。
在乡村振兴征程中,我与团队以文化为纽带创立"古韵美·乐传承"老手艺项目,带着妇女们挖掘渔家发髻、传统美食等非遗文化,让大亚湾乡愁有了传承载体。当这个项目获得市级创新奖时,我更坚信文化是凝聚人心的钥匙。面对农村老龄化难题,我与团队共同打造霞涌村“健康速递”关爱农村老年人健康服务项目培育出一个又一个巾帼速递员,看着他们与服务对象亲如家人,那份守望相助的温情让我热泪盈眶。
基层治理需要创新智慧。在南边灶村摸索出的"1+4+N"网格治理模式,织就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服务;在小径湾社区打造的"360"志愿服务模式,让"爱心银行"存储着社区的温暖。当这些案例接连获得省级奖项时,我深知这不仅是对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基层治理创新的呼唤。
作为十二年公益人,我用实干和奉献书写着属于我的人生篇章,用勤奋和汗水展现了新时代妇女执委的风采。未来,我将不忘初心,扎根基层,积极为妇女儿童的发展奉献力量。”
灯塔下的摆渡人
— — 澳头片区督导 澳头街道第五片区社工点主管 陈广怡
在渔客文化传承项目里,我们像编织渔网般串联起散落的记忆。当十米长的文化卷轴在渔客文化节活动上展出,当一张张印着澳头风貌的明信片被传阅,老人回忆着,年轻人感叹着。这些具象的文化载体,让渔家号子重新在街巷间响起,也让新湾人在镜头里找到了归属的温度。
在忙碌片区服务时,也兼顾着督导的工作。我带着团队去深圳观摩学习社区营造。看着社工们认真的学习和记录,忽然想起在自己康宁医院见习时遇见的长保患者——那些被时光遗忘在病床上的灵魂,教会我真正的服务不是施与,而是点燃希望的火种。于是,督导会上多了案例的探讨,督导过程也更关注社工们的情绪,我们开始用SWOT分析法拆解服务困境,就像渔民根据潮汐调整渔网。
接手精康项目时,培训室坐满了62张对知识懵懂的面孔。我望着他们眼里的忐忑,仿佛看见初到深圳的自己。那个反复确认我是否真心帮助他的康复者,那个把药盒藏在泡面箱三年终于愿意走出家门的独居老人,他们的影子都融进了我们的服务中。当看到社工们不断克服困难、不惧艰辛,运用专业能力为康复者提供服务时,我知道那些深夜研读的文献资料,那些跨城取经的奔波,都在此刻化作了实实在在的光。
当社工点中期评估获得优秀,当项目赛、案例赛获奖,当被家人支持,当社工的努力被肯定,当服务对象感谢社工......我突然读懂了自己的八年:社会工作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像灯塔般日复一日照亮某个角落。那些文化长卷上的彩绘,精康档案里的数据,督导文书上的批注,都是我们留给这片海湾的温柔刻度。
海风吹拂,海浪依旧在夜色中轻轻摇晃,远处的渔火逐渐亮起。我知道明天还要跟进新的服务方案,还要准备集体督导会议,但此刻的渔港灯火,正将办公室的玻璃窗映成温暖的琥珀色。”
用爱与陪伴,见证无数改变
— — 霞涌片区督导 霞涌街道第一片区社工点主管 黄燕玲
“12年前,我怀揣着社工专业的梦想,投身社区工作,主要负责长者、志愿者和社区社会组织等领域。从起初的迷茫到如今的自信,我见证了长者们的笑容、志愿者的热情以及社区组织的成长。
记得有一次,我成功组织了一场长者才艺展示,让老人们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社区活动日益丰富。如今,我已成为社区不可或缺的一员,将继续陪伴长者,激励志愿者,携手社区社会组织,共同绘制社区美好蓝图。”
用爱传递温暖,用心服务社会
— — 霞涌街道第二片区社工点主管 倪晓虹
“我叫倪晓虹,毕业于惠州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曾获评“大亚湾先进社工”荣誉称号。
我长期扎根社区,运作多项社区服务项目。“活力少年·快乐成长”项目,陪伴众多儿童青少年快乐成长;“小径湾滨海旅游社区360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志愿服务管理,助力社区治理。
我坚信“用爱传递温暖,用心服务社会”的理念,秉持尊重、接纳、个别化的原则,开展多样化社工服务。期待在未来,继续携手各方,为社区发展、为更多人的幸福生活贡献力量。”
双向奔赴的微光
“2024年,我意外受伤,有几个月行动不便。可偏偏团队正处在入驻时期关键工作节点,各项工作都在紧张推进中。
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工作迫在眉睫,我心急如焚,最后决定即便身体不便,也要线上办公。每天,我都通过视频会议和团队成员沟通。身体的不适时刻伴随着我,但我还是忍不住详细询问各项工作进度,尽我所能为团队出谋划策。
那段时间,工作上难题不断,但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团队里一名成员看见我身负重伤却尽职尽责,也会在晚上21点多顶着大雨到办公室处理紧急事务为我分忧,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
最后,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完成了各项工作指标,活动也顺利开展,还收获了服务对象的好评。经历了这些,我心里就一个想法,只要团队齐心协力,困难都是暂时的,我们定能为居民群众提供更贴心的社工服务。”
以生命影响生命
— — 澳头街道第三片区社工点主管 陈惠君
“2015年7月,我进入社工行业,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社工之路。
2017年至今我担任过三个社工项目主管,项目评估多次获得“优秀”;2020-2023年的这三年里,我经历并参与到新社区筹备到成立、疫情防控、人口普查等工作的同时,并能与团队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这是对我的挑战更是让我成长的宝贵经验。另外,我还曾统筹并执行政法委满意度调查项目、参与并执行澳头综合文化站项目、12355 青少年热线服务项目、河长制项目等。
在职期间,我多次荣获工作单位授予的“进步之星奖”“先进社工奖”“飞跃进步奖”等奖项,2022年还当选大亚湾社工督导培养对象。
从事社工行业以来,我深深地被“以生命影响生命”所打动。同理、真诚、尊重、接纳的专业态度让我在工作中得以锻炼,也在生活中获益匪浅,这也是这份工作带给我的能量。”
温度才是社工服务的灵魂
— — 澳头街道第四片区社工点主管 邓芳
“投身社会工作六年,回首往昔,从初出茅庐的懵懂新人,一路成长为如今统筹片区社工服务的责任人,这一路满是成长与收获。社工于我而言,早已不是一份普通职业,它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社会与个体的坚固桥梁,更是扎根民生一线、输送温暖关怀的前沿阵地。
日常工作中,我时刻保持专注,用心聆听每一位服务对象的心声。始终以接纳的态度、专业的方法,为那些身处困境的人撑开一把伞,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
如今,我愈发笃定,专业是社工的根基,温度才是服务的灵魂。展望未来,我将继续怀揣热忱,精进专业,以切实行动为他人驱散阴霾、照亮前路,在社工这条道路上笃定奔赴,书写更多温暖篇章。”
社会工作是一份爱与责任
— — 澳头街道第六片区社工点主管 苏丽雪
踏上社工之路已有7年,在职期间,我曾多次参加优秀案例、项目大赛评选等,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爱与敬畏,不断积极进取,曾获得机构2021年度“优秀员工”称号、2021年度村(社区)“抗疫优秀志愿者”称号、机构2021年度“最美抗疫工作者”称号、机构2024年度“优秀员工”称号。”
版权所有 @ 2011 惠州市公民伙伴社工服务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12018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