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天地 Employees
Hot News / 热点新闻
Case 案例分享

【CP禁毒社工优秀案例】获得家人支持,点燃生活希望

浏览次数: 2013

一、案例背景

基本资料

杨某(化名),男,25岁,社会面有吸毒史人员

个案背景资料

服务对象自述在初二下学期,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学校外面充满好奇,会时不时逃课外出玩耍,结识了一帮不良社会青年。初三时,服务对象和家人提出辍学外出打工的想法,其家人尤其是父亲极力反对。当时的服务对象已出现逃课、扰乱课堂秩序、打架、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等行为,由于多次违反校规最终被学校劝退。
随后,服务对象自行到工厂打工,由于工厂工作辛苦而且待遇低,没坚持一个月就辞职了。辞职后,服务对象无所事事,就会找“社会青年朋友”一同玩耍,发现“社会青年朋友”有赚钱的途径,并且表明可以带上服务对象一起,服务对象为了钱财心动了,之后便逐渐与“社会青年朋友”打成一片,参与了偷窃他人手机、钱财,接受了“社会青年朋友”分享的“好东西”。吸食“好东西”后被派出所抓获,行政拘留十天,服务对象才知道他吸食的是甲基苯丙胺(****),是违法行为。服务对象父亲将其从拘留所接回后,严格限制了服务对象外出、社交等,给服务对象找了一份工作。工作后,服务对象的表现逐渐转好,其家人就放松了对他的管教。
大概一年后,服务对象厌倦了此份工作就辞职了,期间服务对象重新与“社会青年朋友”有了来往。服务对象因找不到合适工作心理压力大,就找“社会青年朋友”倾诉、喝酒,在“社会青年朋友”的各种劝说下,并且怀着“不会一吃就被抓那么倒霉”的侥幸心理吸食了****。殊不知,服务对象吸食****后上瘾,几次后吸食毒品的剂量逐渐增加,还借了高利贷购买毒品,最终再次被派出所抓获送至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两年。第二次吸毒,摧毁了服务对象父亲对其的信任,还要帮服务对象还高利贷,其父亲认为他已经无药可救了,几乎放弃对他的管教。
出所后,服务对象表示自己在强制隔离戒毒所服刑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给家人尤其是父亲带来的伤害。服务对象保证自己会保持操守,努力工作,得到家人的信任。

(三)个案家庭情况

服务对象父母育有三个孩子,他是老二,老大是哥哥在服兵役,最小的妹妹高中在读。因哥哥在服兵役,相处时间少,沟通也比较少,但是哥哥有表达过怀疑他能否完全戒断。与妹妹交流较多,但是都是生活琐事,不怎么涉及到吸毒等话题。父亲对服务对象态度比较消极,心里希望他能戒断,但是又对服务对象持怀疑态度。


二、分析预估

(一)个人层面

服务对象刚出所,长期在所内服从管教,不了解外面的时事。不善言辞,在交流过程中比较谨慎,存在一定的戒备之心,不太愿意表露个人烦恼、想法等。服务对象内心自卑,害怕他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

(二)家庭层面

服务对象家人对其戒断的决心表示不信任,和家人同住但是沟通较少。服务对象对家人的不信任感到失落。


三、服务理论支持

(一)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网络中,个人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点,通过社会网络,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复杂的关系,在这些网络关系中,对个人起到支持作用的网络构成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指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及克服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工作者通过服务对象的生活资源和文化背景的载体,有效地调动家庭资源,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服务对象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服务对象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家庭系统理论

通过一个回馈的过程互相沟通,即所谓的回馈圈。在封闭家庭系统中,回馈圈是负向的,所谓负向回馈就是使系统固定、不改变。有人称这种状况是动态的均衡状态,也就是说家人在一种互动的状况里维持不变动的局势,看似想要引发改变,却一直维持现状。正向回馈可以打破系统当中固定的现象,它持有一些新的信念,也主张用创新的思想和行为来打击旧有的陋规。正向回馈向毒性教条的假设提出挑战,引发家庭的改变,而不再墨守成规。家庭支持能够起到缓冲器的作用,为戒毒人员提供家庭支持,增强耐受和摆脱紧张处境的能力,有利于缓减他们的生活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及重塑个人幸福感。


四、服务目标

1.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引导其正确认识毒品的危害,强化戒毒动力,预防复吸行为,增强个人自信心,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就业问题。
2.协助其改善与家人的关系,加强与家人的沟通,获得家人的支持。

五、服务计划
1.先多方收集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与服务对象取得联系,建立信任关系,达成保密协议;
2.与服务对象探讨现状,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确定服务对象想要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与服务对象家属沟通,确定目标一致;
4.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一起学习毒品基本知识,让服务对象知道保持操守的重要性和复吸的后果,树立正确人生观;
5.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其家属面谈,适当鼓励服务对象及家属单独沟通,表露个人想法,深入了解大家的想法;
6.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挖掘个人优势,增强服务对象的自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六、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

与服务对象取得联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收集服务对象详细资料。
结合服务对象到中心尿检的契机,社会工作者提前与服务对象约定尿检后,在中心进行谈话。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尊重、接纳、聆听等面谈技巧,初步了解服务对象的个人现状、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网等。结合服务对象的需求及面临困难,一同制定了服务目标。

(二)第二阶段

与服务对象学习毒品知识、社会面吸毒人员管控协议书,明晰复吸的后果,树立正确的观念。
服务对象此次到中心,主动向社会工作者表明想找一份工作。社会工作者顺着工作的事情,与服务对象强调要保持操守才能获得工作,给他看了现在新型毒品的讲解视频和深入解读了社会面吸毒人员管控协议书,提醒加强防范,自觉抵制毒品诱惑,其表示会好好珍惜工作机会。社会工作者到企业、人社所等获取招聘信息会反馈到给服务对象。

(三)第三阶段

通过家访,社会工作者向家属分析服务对象近期改变,寻求家属支持。
社会工作者家访过程中,向其家人叙述了服务对象为了保持操守,减少外出活动,现有意向找工作,希望通过努力得到家人认同的想法。其父亲也看到了服务对象的改变,但是没有直接向服务对象表达。社会工作鼓励服务对象及家属要敢于表达,加强沟通,才能了解彼此,促进家庭关系,让服务对象多关注家庭近况,多承担家庭的责任。

(四)第四阶段

结合服务对象的工作需求,联合各部门协助其找到工作。
社会工作者到企业走访将企业、人社所等获取招聘信息给服务对象做初步筛选。然后,社会工作者让服务对象选择出第一、二、三意愿。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制作了个人简历,并通过邮箱发送出去。社会工作者让服务对象回家耐心等待回复,有什么进展或者疑问及时保持联系。几天后,服务对象表示没有收到明确的聘请回复,稍有失落。社会工作者告诉服务对象不要气馁,机会需要自己去抓住。社会工作者带领服务对象到工厂去应聘、面试,协助他总结面试的经验,预测会被录用的几率。最后,服务对象成功被一家不锈钢门窗公司录用为学徒。

(五)第五阶段

鼓励服务对象参与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提升个人自信心。

服务对象在做学徒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工作的同事也对他很友好。社会工作者就鼓励服务对象好好工作,不要辜负老板对他的信任和栽培。在工作之余可以发展业余爱好,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工作者希望服务对象作为“过来人”参加禁毒宣传活动。但是服务对象表示想保留一些个人隐私和空间,可以作为志愿者协助开展禁毒宣传活动,但是不想直接表露曾经吸毒史。社会工作者尊重服务对象的决定,对他愿意参与公益活动的心意十分感动和欣慰。

在防疫期间,服务对象主动报名在村口充当防疫志愿者,在卡口值守,给来往居民、车辆登记,测量体温,宣传防疫及禁毒知识等。服务对象说:他出所以来,镇政府、禁毒办社工给他很多帮助,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回馈社会。
接下来,社会工作者将继续跟进服务对象动向,按照社会面吸毒人员管控协议要求不定期通知其尿检,在其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将志愿活动信息转发给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在业余时间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最终通过助人自助的宗旨让服务对象更加自信和独立,过上更好的生活。


七、总结评估

在个案的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出发点,运用聆听、尊重和接纳等方法,和服务对象一起共同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制定目标,同时社会工作者不断地给予服务对象支持和鼓励,让服务对象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社会工作者充分发挥家庭系统的力量,让戒毒人员在保持操守的过程中,因为得到家人的支持和帮助,给予戒毒人员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戒毒人员保持操持。同时,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系统资源,有效地调用社区资源,积极挖掘社区中的积极因素,帮助服务对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服务对象在更好地回归家庭、社会。


八、专业反思

(一)社会工作者要结合服务对象的需求,灵活地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

(二)社会工作者在面谈前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明确谈话的对象,及时将话题引入正题,不要一直谈论无关话题。

(三)社会工作者要合理运用个案工作技巧,包括交流技巧、解决问题技巧、改变行为技巧,合理利用倾听、鼓励、支持、引导、反馈、总结等沟通技巧。

(四)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家庭网络支持的作用,让戒毒人员感受到家庭的关爱,早日融入家庭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