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Hot News / 热点新闻
Case 最新公告

聚焦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2024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

浏览次数: 243

3月6日上午,市民政局召开2024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发展形势,部署2024年工作任务。惠州市副市长于加良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胡著好主持会议,市府办二级巡视员吴少忠传达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素青总结部署工作。

会议指出,2023年,惠州市民政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市十大民生实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政厅的有力指导下,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各项民政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市民政局在2023年全省民政重点工作综合检查中获评优秀。

过去一年,市民政局守正创新、攻坚克难,民政各项业务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在社会救助方面,启用市社会救助服务管理系统,发挥“双百社工”铁脚板作用,完善“救助+服务”机制;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多个政策,更好地救助城市“夹心层”和特殊困难群体。在养老服务方面,出台养老服务管理共11项制度;建设市县镇村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市社会福利院获评全省16家五星级养老机构之一;各县(区)均建有1家300张以上床位的区域性养老机构;建成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8家;超额提前完成省、市下达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的任务;长者饭堂(助餐点)数量从37个增加到110个,增长197.3%。在儿童福利及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积极改革创新,整合现有资源,将市儿童福利院划分为康养区和康教区,分区分类精准化精细化安置服务管理,推动儿童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社会工作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建成16个惠民综合服务中心,强化老旧社区“夹心层”群体的公共服务供给,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以党建为引领、以社区为阵地、社区群众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为纽带、“双百社工”为骨干、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保障的“六社”联动城乡社区治理模式。在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轮值、党建联建共建等六项制度,强化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引领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稳岗就业和公益慈善等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在“双百社工”兜底民生服务方面,建成乡镇(街)社工站75个、村(居)社工点362个,实现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在社会基本服务方面,推行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全城通办;在惠城区江北街道建成全市首个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示范点“江北街道康复驿站”;突出殡葬服务公益性,全年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4667.661万元。举办树葬绿色生态殡葬活动。在公益慈善和福彩事业方面,全年募集慈善资金1.25亿元,拨付慈善资金2亿元,设立多个慈善项目品牌和专项基金,赋能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抚孤助残等领域;发挥福利公益金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作用,创建一批惠民综合服务示范点和“爱心福站”。

会议提出,新的一年,全市民政系统谋划部署和推进今年工作,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认真履行新时代新征程民政职责使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增进民生福祉,兜牢兜实兜好底线民生,不断续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助力惠州打造广东新增长极中贡献民政力量。重点推进八项工作:改革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深化综合社会救助改革,加快构建综合救助格局,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转变;办好2024年市人大票决十件民生实事涉民政事项;继续发挥好社会救助服务管理系统“数字+双百社工”作用,提高救助的精准性和及时性;落实落细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救助等政策。强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加强党对老龄工作的全面领导,协调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补齐农村地区老年服务短板;全面实现镇(街)长者饭堂(助餐点)全覆盖;深化粤港澳养老服务合作交流,拓展“旅居养老”合作。推动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质增效。持续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强化对流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摸清摸实本辖区内困境、留守儿童底数;持续开展“牵手护航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关爱帮扶活动”;指导惠城区打造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打造1-2个镇街综合服务平台、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建立公益慈善资源库、专家库、志愿者团队。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动能。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积极稳妥承接好省民政厅委托地市实施基金会登记事项,完善社会组织退出机制;推动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联合执法、资金监管等工作机制,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引导社会组织服务民政事业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推进慈善超市示范点建设,实现每个县(区)农村地区至少建成1家慈善超市示范点;拓宽慈善资金募捐渠道,积极发展社区慈善基金,助力社区治理,办理“惠民微实事”;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网络数字公益平台;深入开展“阳光慈善”工程,完善扶持政策;探索“慈善+”模式,打造“惠善之家”;设立慈善帮扶资源供需精准对接平台;助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民政领域社会工作。在探索实施党建引领的“六社”联动城乡社区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建成更多的惠民综合服务中心;规范乡镇(街道)社工站,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培育18个培育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标杆社工站;加强对福利彩票发行销售全过程监管。提升社会事务管理水平。积极推动乡镇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婚育一件事”联办;推行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实施“精康融合行动”;建立惠州市区划地名管理应用平台;今年6月前,要全面完成省民政厅赋予的惠城区汝湖镇列入“乡村著名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项目试点任务。统筹民政事业安全与发展。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巩固拓展巡察整改和主题教育成果;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常态化开展内控管理风险排查;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警示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加快推动民政重点领域法规制度建设;加强民政资金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继续实施民政数据治理专项行动;扎实开展民政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等专项活动。

市民政局领导班子;各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各县(区)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办公室主任;市民政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局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参加会议。惠阳区民政局、博罗县民政局、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在会上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