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积极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根据《惠州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澳头街道办高位推出,结合大亚湾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部署,以南边灶村为试点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县(区)一示范点”工作,建设和美网格服务中心,将网格各类事务串珠成链,打造和美网格阵地建设、管理、运营、服务,形成了一个综合集成、开放融合、共建共治共享、亮点突出的和美网格服务中心阵地示范点。
明确需求导向,建成和美网格服务中心
南边灶从传统乡村,“洗脚上楼”变成城镇化小区,由原村落分小组分散管理居住到集中统一管理小区模式,打破原有的邻里互动空间,形成新的群众需求。在建设南边灶村和美网格服务中心时紧贴群众的现实需要,以精准网格事项清单内容供给、“四级联户”微信群服务形式设计、群众满意度为抓手,打造以数据为抓手,集综合办公、心理建设、公益帮扶、楼栋共治等多功能的和美网格服务中心,涵括专职网格员办公室、楼栋长办公室、健康服务社、网格展示区及档案区等,不断满足群众多元的需求。
健全中心制度化建设,规范网格化管理
依托和美网格服务中心阵地,将“1+6”网格制度上墙,同时结合专职网格员工作,制作实操手册,指引网格员日常工作及管理。健全网格化制度建设,落实落细网格化工作。并联动区委组织部、公安、法院、司法、卫计、市场监管局等入格部门拟建设120多项市域网格治理标准,包括基础通用标准、服务提供标准和服务保障标准三部分,力求使“网格治理标准化”工作形成可参考、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依托和美网格服务中心阵地,设置独立的楼栋长办公室,涵括办公区、商议区、展示区及档案区等功能室。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挖掘村民的潜能,成立由村两委、村小组长、物业人员、党员、退休干部、热心村民等24名村民组成的楼栋长队伍。建立楼栋长管理机制,制作楼栋长实操手册,全面实现了“一栋一长”网格治理队伍,落实了楼栋长信息员、宣传员、管理员、组织员、调解员五员职能,打造疫情防控网、安全隐患网、矛盾纠纷网、政策宣传网、信息采集网、公益帮扶网六大安全网,进一步凝聚楼栋长力量,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共同打造“南边灶家园共同体”。
多方联动共建共治,促进心理健康
依托和美网格服务中心阵地,建立健康服务社,匹配2名专业心理咨询师,构建由心理咨询师、民警、专职网格员、社会工作者、楼栋长等组成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健康服务社健全了心理服务制度,设置了心理咨询前台、心理咨询展示区及心理咨询室,有效为村民提供多元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辅导及治疗,不断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心理服务需求。
网格化管理,搭建和美志愿服务平台
依托和美网格服务中心阵地,积极探索“1+3+N”志愿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头雁”作用,深挖村民潜能及赋能村民,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五老”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队伍。发挥了志愿者在民情收集、矛盾调解、政策倡导、基层维稳、邻里互助、疫情防控等方面的作用,形成“众治”治理格局。
巧用四级联户微信群,建立“微报事”群众报事平台
鼓励群众将南边灶村不安全、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的安全问题及矛盾纠纷问题等拍照上传到一、二级微信群,对上传信息实行责任制,进行层层落实,促进小事家事社区事一齐管,实现群众参与南边灶村微治理,打造“共治圈”,实现全域覆盖、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线上网格治理“微”队伍,切实提升现代基层平安建设工作,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接下来也将进一步发挥南边灶村和美网格服务中心网格阵地作用,完善网格微治理,满足群众需求,不断激发专职网格员的活力、办事的效率,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家园,争创一流市域社会治理格局。
版权所有 @ 2011 惠州市公民伙伴社工服务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12018725号-1